【课程介绍】
现代信息隐藏提供了一类新的保密通信与保密存储方式,使得能够在保护保密内容的基础上,进一步隐蔽保密甚至通信的行为,是信息安全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该课程讲授信息隐藏领域的主要思想和关键技术,内容包括信息隐藏基本概念与原理、数字图像隐写、隐写编码、隐写分析与相关研究最新进展等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能够了解信息隐藏领域的国际前沿科技发展情况,培养在信息隐藏方面的研究能力,获得运用相关信息安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。
本课程由赵险峰研究员担任授课教授,张弘助理研究员担任课程助教。
【课程负责人介绍】
“信息隐藏”课程师生合影(左五男士为赵险峰老师)
赵险峰,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。研究方向为多媒体安全与智能分析,包括多媒体信息隐藏与检测、多媒体伪造取证、多媒体内容智能生成、数字水印与版权保护等。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中科院先导专项、部委与部队专项等任务60余项,任重大项目主任设计师、总师,型号装备软件系统负责人,任IJDCF、FSI-R、IWDW等期刊、会议的编委、主席或委员,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与安全专委会、中国电子学会通信与信息安全专委会等学术组织的委员。在IEEE TIFS等本领域重要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50余篇,获得专利30余项,撰写或参与撰写著作5部。主持研制的成果有重要应用,获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、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等荣誉。在国科大开设“信息隐藏”等课程,在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组织的历年教学考核中,连续获得2017与2018年讲义教材优秀,2019与2020年论文署名优秀。
【心得分享】
大家好,我是《信息隐藏》课程的负责人赵险峰。《信息隐藏》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基础知识讲授与科研实践能力培养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以下是我的分享。
首先,注重基础知识体系及其新发展的结合,在教学大纲、课程讲义以及出版教材中,包含了完备的基础知识体系与近期研究动态;第二,注重讲义与教材的编写,我们于2018年出版《隐写学原理与技术》,2021年出版补充教材《视频隐写与隐写分析》,目前正在撰写《语音频隐写与隐写分析》,希望能更好地支持课程讲授;第三,注重课程实验,充分利用信息工程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技术基础与优势,设置5个大实验,编制《信息隐藏课程实验手册》,增加师生交流,巩固学生所学,将学生带入真实的科研环境,激发学生研究兴趣,帮助学生掌握知识,切实做到“以科研促教学”;第四,注重综合考核,作业、实验、课堂情况以及考试各占一定的分数比例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;第五,重视学生文献阅读能力,除了讲授教材,每次课程向学生推荐约3篇经典论文,共计约30篇,帮助学生尽快培养、提高文献研究能力。
这样的教学方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,选课学生对课程评价较高,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较好,回到培养单位后,学生的科研能力提升更快,出成果的效率更高,充分体现了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。